ad_about_banner

李克难 我们有充分的思想与心理准备

  • 时间:2011-04-20
  • 文章来源:摘编自证券时报
  • 【字体: 

 2011年,基金行业面临严峻的形势:虽然各家基金公司攒足了劲发新产品,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却一直在下降;随着银行渠道的要价越来越高,基金公司亏本销售产品而且可能回本无望。
        这对于一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其面临的形势将无疑是更加艰难。
        “我们有充分的思想与心理准备。”平安大华基金公司总经理李克难微笑着说。
        李克难2002年进入基金业,已在基金行业打拼了9年,是一名基金行业的老将,对基金行业目前的市场环境有着清晰的认识。
        2008年初,李克难进入平安负责平安大华基金公司的筹建工作。“当初选择平安大华,是因为平安集团的平台够大,在这个平台上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没想到,平安大华的批文三年之后才拿下来,“三年的筹备期,确实出乎我意料的长。”李克难表示。但三年的时间,李克难没有浪费,他带领公司相关人员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工作,除了办公场地、基金运营系统、队伍建设等常规准备工作,精通业务的李克难更做了两方面实质性的准备:一是整个团队的磨合,建立起良好的协调沟通运行机制;二是在优化投资研究流程并进行实战模拟。
        李克难深知,优良的投资能力是基金公司的立身之本,为了锻炼投资团队的实战能力和检验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平安大华基金模拟了两个投资账户采用不同投资策略的实盘操作。对于这两个账户,李克难却没有简单处理,而是把这两个账户的管理当成了练兵的好机会,从内部投资流程到相关制度到估值清算风险控制监察稽核,都遵照公募基金的标准流程来做。"我们按照成熟基金公司的要求,定期召开投委会与风控会,无论市场判断还是对重仓股的审核,都按程序办,一步都不能少。一年多,整个公司的投资管理体系、流程都清晰了,团队协作和公司文化也渐渐形成。”
        更让李克难欣慰的是,这两个账户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两个账户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一个是纯股票投资,一个是做绝对收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纯股票的账户相当于单向做多基金,不做选时,100%满仓操作,2010年获得超过9%的正收益,超越沪深300指数21个百分点,可以进入公募基金排名的前1/5。另一个账户是做绝对收益,从2010年6月底开始,获得了10%的年化收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账户保持了较小的波动率,从来没有低于一元钱面值。”
        投资总监颜正华带领的投研队伍让李克难很是自豪,颜正华曾经是华夏回报与华夏回报二号的基金经理,华夏回报是五星基金,他是金牛基金经理。在他管理期间,华夏回报2007年在积极配置型(晨星)基金中排名第五,2008年排名第一,两年业绩也是排名第一。“平安大华的研究员队伍,平均从业年限超过八年,都是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挖过来的,都相当优秀。更重要的是,经过这模拟账户运作的磨合后,平安大华的投研体系能够在合规严谨的基础上高效运转,为第一只基金产品的投资管理已做好完全充足的准备。”
        对于基金行业最头痛的销售问题,李克难深知自己有一场硬场要打。平安集团的背景,给了李克难一些底气,“当初选择平安大华,也是看好平安集团作为综合金融集团的实力:平安集团拥有6000多万客户和近50万人的销售队伍。另外,平安证券、平安银行和深发展也都具有基金产品的销售资格和经验。”
        当然,平安集团的客户优势和销售优势并不能直接让平安大华受惠。“如何将平安集团的客户有效转化为基金公司客户,我们也在研究与探讨。”
        平安集团的发展模式是要做就要做好。“我们的目标是,尽快发展成基金行业中有竞争力的公司。在盈利方面,我们现在报的经营计划中,预计两到三年内是要亏损的。基金行业特性决定了基金公司并非短时间盈利,公司股东对目前基金行业经营环境与形势也都有很清楚的认识。”李克难表示。
        虽然有诸多不易,李克难仍然非常热爱基金业,“感觉基金业与自己的性格与思维方式比较契合。”复旦大学数学系出身的李克难,对金融业有天生的亲近感。
        业余时间,李克难喜欢看书,并且特别喜欢看传记类的书籍。“人很容易迷失自己,特别是在成功之后。”李克难陷入的深思,“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成功的经历往往都很相似,但失败的经历却各有不同,多看传记类的书籍,体会一些企业和成功人士从辉煌走向失败的历程,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公司的发展都有诸多益处。”
        1960年出生的李克难,曾在湖南大学任教2年,“我现在还有教师情节,未来如果有机会,希望再度从教。”也许,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都有一份归隐山林的情怀。 

 

证券时报记者:平安大华经历了近三年的筹备期,在这期间,你们做了什么准备?
        李克难:三年的筹备期确实比较长,比我当初的预期要长得多。不过,这三年也是有价值的,因为这三年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第一是在筹备期内,平安大华一切按基金公司的各项业务流程运作,经过3年的磨合,公司的各个团队之间包括投研团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协调沟通机制。除了团队的磨合之外,在平安集团的支持下,平安大华的投研团队已经进行了真枪实弹的实战模拟,运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公募基金的标准管理这两个账户,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投资业绩,为平安大华获批后能尽快进入角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对于没有品牌积累的新基金公司来说,销售是最大的难题,平安集团作为一个综合性金融集团,有8万多名正式员工、近50万业务员,拥有超过6000万个人客户、200万机构客户的资源。三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与将平安集团的客户和销售优势转化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平安集团的客户资源和销售能力都大有潜力可挖,这是我当初选择平安大华的重要原因。
        当然,现实和想象之间永远存在着距离。现在,保险机构还不具备第三方销售资格,平安集团强大的销售团队和庞大客户资源暂时无法直接为平安大华所用。此外,由于基金产品与保险产品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扫清了政策障碍,仍需要有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培育阶段。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基金业竞争非常激烈,新公司生存状况日益艰难,新成立的平安大华基金公司,有何独特之处,如何突破重围?
        李克难:平安大华依托平安集团,与其他新基金公司相比具有不少优势,未来在苦练内功的前提下,若能将平安集团的优势充分运用到基金公司业务发展上,平安大华快速、健康发展应该是可以预见的。首先,在投研方面,平安集团旗下拥有银行、保险、证券、资产管理、信托以及期货等,可以说平安集团是所有机构投资者的代表。在这个体系内,平安大华可以更顺畅、更真实地了解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对市场的看法,这对平安大华的研究分析还是投资管理都有百利而无一害;在销售渠道方面,凭借平安集团与大型商业银行的良好合作关系,平安大华在与外部大型商业银行合作的力度会更大些;在产品设计方面,平安集团涵盖了整个金融领域,平安大华基金公司未来在产品设计方面会更注重与平安集团系统内合作交流,同时充分借鉴外方股东的海外投资管理经验,研发创新产品。目前平安大华已经和平安集团旗下其他机构和外方股东进行积极沟通和探讨,初步达成了产品合作开发共识;在客户服务方面,平安集团拥有全面、高效、便捷的客户服务,未来平安大华可以借助平安集团的客户服务平台,在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理财服务的同时提供如:道路救援、医疗协助等附加服务。

证券时报记者:基金业的高速发展正面临严重的人才瓶颈,平安大华如何组建人才团队?会建立怎样的机制吸引人才?
        李克难:基金公司是专业的投资管理机构,平安大华在组建团队时,专业和诚信成为考量的最重要标准。目前平安大华共有50余人,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于平安集团、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等渠道。
团队组建后,公司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建立合理的制度来留住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在我看来,除了要建立适应行业要求以及市场需求的薪酬机制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公司文化,让公司每位员工都能清楚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让每位员工都有实现职业价值和经济价值双重提升的机会。
        未来,在人才队伍的建立方面,平安大华希望能将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机制结合起来。现在公司刚刚成立,主要还是要以外部招聘为主,未来公司会制定一系列的培养机制和路径,提升内部培养人才占比。

证券时报记者:能不能谈谈平安大华的投研团队?
        李克难:目前平安大华的投研团队已初步建立,除了投资总监颜正华之外,还有一批资深行业研究员。颜正华此前就职于华夏基金,管理华夏回报和华夏回报二号,并且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投资业绩。事实上,作为投资总监,除了要具备卓越的投资能力之外,还需要组建和领导投研团队,因此团队精神、领导能力都是一个投资总监不可或缺的。而颜正华除了拥有优异的投资业绩之外,还是一个善于学习、包容、开放的人,与我心中投资总监的标准十分吻合。他非常主张投研一体化,要求基金经理、研究员能更多、更直接的参与到投资决策过程中,对于研究员有建设性的建议也是从善谏如流。

证券时报记者:平安大华基金公司第一只产品为何选择股票型基金?
        李克难:事实上,公司各类型产品均有储备,第一只产品之所以选择股票型基金,主要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平安大华的投研团队经过近3年的磨合后,已经能很好地把握证券市场变化趋势,挖掘有价值的投资品种,同时也具备了良好的风险控制意识和机制,拥有管理股票型基金的实战能力;二是基于对未来经济走势和证券市场发展相对乐观的判断,如果说,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还有一些不明朗的因素,那么下半年中国经济逐步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周期是毫无疑问的。基于这种考虑,平安大华选择申报股票型基金产品,将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 
        未来,我们希望在遵循证券市场和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运用2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并完善公司的公募基金产品线,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投资产品与解决方案。

证券时报记者:去年证监会提出放开基金公司专户业务后,不少中小基金公司提出大力发展专户业务或者从专户做起,您认同这种看法吗?
        李克难:我不为新基金公司一定要从专户做起。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无论是专户投资者还是公募基金投资者,都是基金公司的客户,不存在亲疏远近的问题,不应区别对待。事实上,基金公司无论做专户业务还是公募业务,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投资能力,如果具备良好的投资能力,无论是专户业务还是公募业务都能做好,这两个业务是相互促进的。反之,如果基金公司不具备投资能力,无论是专户还是公募,最终都不可能获得投资者认同。
        如果从销售角度来看,平安集团的高净值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为平安大华带来了其他基金可能不具有的客户优势。未来,一旦专户业务放开,平安大华会将专户业务作为公司重要发展业务之一,与公募业务同等重视。目前公司在专户业务的人员配备、制度架构、系统建设方面,已经做好了相关规划。

证券时报记者:股东方对平安大华有没有要求?压力会不会很大?
        李克难:平安集团的要求就是要做就要做好,因此,平安集团的每个专业公司,每位员工都有压力,平安大华也一样,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但是这种压力并不是来自于经营压力,更多的是来自于未来如何做好投资业绩,如何让平安大华尽快得到市场以及同业的认可。至于盈利方面,股东方也并不是没有要求,只是股东方对于基金行业的盈利模式和证券市场形势认识比较清楚,已经做好了较长时间内战略投入的准备。

证券时报记者:现在,中国无疑已进入高通胀的年代,老百姓应该怎样理财?
        李克难:中国人具有很强的风险意识,与西方人提前消费的观念不同,目前大部分中国家庭仍然以储蓄作为家庭理财的首选。适度储蓄对于所有家庭而言仍然是必要的,但以目前的利率和物价水平,银行储蓄无法保证财产的保值,更不必谈增值。因此,中国家庭以储蓄为主的理财观念必须适时改变。从大类资产配置的来看,家庭理财可以考虑采取三分法,具体来说,首先,可以进行适度储蓄,但不要将所有的钱存进银行。将等同于1年左右工资总额的资产进行储蓄以应对临时突发事件,将更多的钱存入银行则意义不大。其次,将家庭财产分出一部分为家庭成员选择适当稳妥的保险品种,可以解除家庭和个人的后顾之忧。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每个家庭需要根据自身经济收入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条件,选择一些适合自身的理财产品,谨慎投资,如股票、基金、外汇、贵金属等产品。
        在通货膨胀高企的年代,中国家庭应该多了解掌握一些理财知识,结合家庭理财目标,以保障家庭财产安全为前提进行适当的投资。 

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