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的支教日记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唐)
萧关,是历史上的著名关隘,地当固原东南,是三关口以北、古瓦亭峡以南的一段险要峡谷,有泾水相伴,是关系着国家安危的地方,所以又是全国性的关隘。自从秦汉史籍里载有"萧关"的名字以来,直到宋代,宋、夏战争的分界边关仍以萧关命名;到了民国年间,诗文里仍可不断见到萧关的影子,萧关依旧是一种历史的象征。
六盘山平安希望小学的所在地:泾源县瓦亭村,就是古代萧关的咽喉之地,瓦亭琵琶城的后北墙温柔地紧拥着平安希望小学。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向后山望去,屹立在山顶的古烽火台,在千年的岁月中,温柔的注视着、守护着这片饱受沧桑的土地和人民。
由于退耕还林,附近的村民无法种植粮食,没有收入来源和口粮,家里的劳动力,大都出去打工,百姓的生活依然非常贫困。
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和农户搬迁,六盘山平安希望小学的小学生,以每年10人的速度减少,所以这次支教见到的孩子不若以前见到的多了。这个学期由于主教学楼重建,除了五年级,其他年级的学生都分别在农户和村委会里上课,班级由以前的七个班减少为现在的六个。学校一共有七个老师,要负责上课、校务等。除了校长外,每个老师带一个班(一个年级一个班),老师们要教语文、数学,还要上思想、艺术,每天从早上七点四十开始一直讲课讲到下午四点多,非常辛苦。
9月7日 阴
今天,所有经过甄选的志愿者要在培训中心培训。早上,我们把准备好的保险卡、日记本、志愿者手册等材料摆在桌子上。九点,几乎所有的志愿者都到了,于是,培训开始了。在忐忑不安中,我给志愿者详细讲了《中国平安20周年企业公民之路》、志愿者手册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课中,我问大家,来支教的目的是什么?其中两个志愿者的回答非常令人感动,他们说:“我们就是从那种非常艰苦的山区走出来的人,现在有机会,我要回到山区,告诉那里的孩子,只要努力,所有的人都能走出贫困,过全新的生活!”。课间志愿者们的反响很热烈,我稍感欣慰:这几天总算没有白忙活!
下午,各小组进行支教方案的研讨,预计时间是一个小时。由于对校况和学校进度等方面不是非常了解,我希望各位志愿者能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能够将我们此次支教进行的更好。各小组讨论的热火朝天,一个半小时后,开始发表了。大家发表的想法角度不同,但给我了非常多的启发,让我对这次支教的信心不由得增加了好几分。
哦,补充一下,首批出发的志愿者有:宁夏现代生活报的摄影记者祁瀛涛老师,区拓部区主任的施丽霞老师,陕西宝鸡铁通的侯海军老师,新艺典的曾鸿平老师和我,共五个人。
9月8日 小雨
今天上午是支教活动的出发仪式,邀请了宁夏青基会的刘秘书长、华兴时报的薛总编,还有宁夏地区各大媒体的记者、平安宁夏分公司产、寿、养支教活动的总项目负责人参加,仪式在全体二十二名志愿者签字、宣誓,薛总编宣布“正式出发”后结束,总的来讲,还是比较顺利的。
仪式后,全体志愿者合了影,然后,我们五个就出发了。路上,同事给我发短信:“六盘山地区有大到暴雨,有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可能,危险等级3级。”司机笑着说:这段山路缓,不会有事。
经过五个小时的奔波,我们在朦朦秋雨中,到达六盘山平安希望小学。到达的时候,学生都已放学,校长和老师都还在等我们。站在校园中,看到拆了一半的主教学楼东倒西歪的躺倒在泥泞的操场上。我们坐在一起开了个简单的会议,校长介绍了学校的情况:由于教学地点和老师都不足,现在学校的副课基本都停了。下午可以给我们安排一节课,志愿者自行安排。同时,下午4:20-5:00,校长给我们协调了村委会的活动室,我们可以上电教课。
晚上,积极的准备明天的课程:少儿自护自救。
9月9日 小雨
早上8:00,到达了学生上课的地点,我所跟的一年级和三年级在乡政府上课。一间房子辟成两间教室,旁边还用纸板和薄薄的三合板隔了个小卖部。侯老师跟二年级和四年级,施老师跟六年级,祁老师跟四年级,并和曾老师一起给我们这次支教拍照和录像。
学生已经上早自习了,一遍一遍大声的朗读课文。我悄悄的从大门进去,坐在最后一排,看着他们读书。上午,认真的听老师是如何给学生上课的。由于不在学校上课,没有统一的上下课打铃,因此,两位老师下课的时间总是错了10分钟左右。课间,我分别带领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同学们跳了两遍《向前冲》,同学们都很配合,跳的兴高采烈。
下课,孩子们在泥地里玩老鹰捉小鸡,我不禁走出教室看,刚在微雨中站了一分钟,一个一年级的女同学就撑了一把伞,遮到了我头上,我和她说:“谢谢!”她笑着抱住了我。这个女孩叫赵静华。
下午给三年级的同学讲《灰姑娘》的故事,他们听的很认真,回答问题也非常踊跃,每个答对问题的小同学,我都送他一个小书签,他们非常喜欢。后来,我还没有提问,所有的小同学就都把手举起来了。课后,我想尝试讲讲主课,就和带班韩老师商量,韩老师给了我课文的教案指导,并讲了一下授课重点。
小同学们都非常的乖巧可人,从上课的教室到学校,学生们都抢着帮各位老师拎包。
9月10日 晴 特殊的教师节
一向干旱的南部山区,下了三天的雨,今天终于放晴了。今天是教师节,往年的教室节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因此今天好像我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上午用两节课给三年级的学生讲了《小摄影家》,下课了,祁老师和曾老师来教室照相,班里的景辉同学到我跟前,说:“老师,你拿着花照张像吧。”我很疑惑,问:“哪里来的花啊?”景辉竟然魔术般从桌仓取出一把野花:白色和蓝色的野菊花,中间夹着紫色的小喇叭花,扎成圆形的捧花,花梗上下都用绳子牢牢住,梗上的叶子和小刺也被细心的去掉了……我拥着景辉,拿着花照了一张照片。
后来问景辉,景辉说,他从昨天就开始想要给我送什么了,这把花,是他今天早早起来扎的……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仅仅送出一个微笑,得到的却是满怀着情意的鲜花,付出如此美好和幸福!
下午,学校放假,施老师在给所有老师进行了《职业怠倦症》的培训后,我们五位志愿者带着25名高年级的学生,向学校后山的烽火台冲刺了。同学们像小兔子一样向山上奔了过去,我才走到山脚,已经有好几个大孩子跑到半山腰了。小景辉像保镖一样一直围绕在我的周围,帮我找好走的路,把路上的树枝清理掉……走了一会儿,长期不运动的我就歇菜了,这时又来了三个同学,两个一人拉一边的手,一个在后面推,一个在前面引,还不断的给我打气说:“老师快到了,老师加油!”最后,终于手脚并用的爬上了烽火台!
高高的烽火台上,山下琵琶城内的村庄和传说中的“三关口”一览无遗,景色甚是迷人。集体合影的时候,景辉把一个用野菊花编成的花环戴到了我头上,说:“老师,太阳大。”
小插曲:从山上回来,五年级的班主任找到我,说:“班里的孩子闹得不行了,非要志愿者老师给大家上一节课!”,是古诗,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自然落到资深媒体祁瀛涛老师身上了。这个教师节,我的“收获”特多,三把鲜花,一个鲜花头环,十几张贴画,一张小同学手绘的卡片,还有几个煮好的玉米棒子……
9月11日 晴
今天早上,校长和我说,原本要放在周一的中秋假期,根据固原地区的统一安排,要在这周五休了,也就是说今天是我们支教的最后一天。老师们在班上说放假安排的时候,学生们并没有欢呼雀跃,只是在下课的时候,围在我们周围,不停的问:“老师,今天是不是上课的最后一天?”,“老师,你们明天还来吗?”,“老师,下次你们什么时候来啊?”……无端的,我因为即将到来的分别而感到鼻头酸酸的。
给一年级的小同学上了个儿歌,一节课后,儿歌会背了,下课的时候,这些坐在教室里还不到2周的小孩子,还不停的在教室外面背这首儿歌。下课后,我从讲课的村委会走到学校,祁老师已经下课,据说调皮的五年级学生表现得非常优秀,因此,祁老师让他们使用自己的“武器”——佳能3D相互拍照,五年级的小同学们排着队,挨个照了一遍……我很羡慕,我还没有用过这么高级的相机!
中午放学,拉我上山的两个六年级的女学生在校长办公室门口等着我们,抢过施老师身上的包背在她们自己身上,和我们一道去山下一公里多的餐厅去。到了餐厅,我们进去了,她们回家了。但我们吃完饭从餐厅里面出来的时候,她们竟然还在餐厅门口等我们,问她们,她们说:“我们最近封斋,白天不吃饭。老师们今天就走了,我们舍不得……”
下午上课上到三点,我们几个支教的老师去家访,家访的那个学生是我们去年号召资助的对象,家里非常贫困,住的一间很小的土坯房,家里五口人,黑糊糊的厨房里,除了土豆见不到其他的菜,前两天漏雨的湿痕在墙上还非常的明显。
家访完后,我们在校长办公室坐了一会,就坐车走了。路上,看见三年级的好几个孩子站在公路边,不知道等了多久,看到我们,使劲的挥手。车上,三年级的班主任说:“四点钟的时候,学生们就催着下课,说老师们要走了,要送一送。”但是走茬了,没有碰到,我很伤感。晚上十点,收到学生用家长的手机发来的短信:“赵静姐姐,你一路走得好吗?你走后我非常想念你。学生景辉。”
还没有回到银川,我就开始想那边的孩子了,想这几天发生的点点滴滴,孩子们给我留下的一切回忆,都是那么质朴、那么美好、那么纯真!我想,我为他们付出的确实太少了,我回复:“明年我一定会再来的!”
站在通往烽火台的半山腰,可以清晰的看出:守护中原千年的古代萧关内城墙如一个琵琶,把瓦亭村温柔地包围着。
支教活动的出发仪式上,所有的志愿者在宣誓
最先确定的22名志愿者合影
最先确定的22名志愿者合影
8日到达学校后,和学校的校长、老师一起开了一个沟通会,就本次支教的事宜,进行了大概的介绍和沟通。这个原本是学校的电教中心兼会议室,由于主教学楼新建,因此这里改成了五年级的教室。只有这个班在学校上课,其他的都在村委会和老乡家上课。
老师们伴着细雨,踏着泥泞的土地,走向学生上课的教室。
带着一年级的小同学们跳《向前冲》
课间,教他们用手比出一个心,学生们非常用心地学习着。
激励用的小书签,非常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用小塑料袋细心地将小书签装起来。
放学了,高年级的同学拥着低年级的同学,迎着细雨沿着公路向家的方向走去。
这个叫祁芙蓉的小女孩,每天放学后站在路边,天天看着我们几个支教的老师来来去去。
下课了,学生们拎着老师的包包,簇拥着老师回到学校。
学生送的玉米棒子,我幸福的啃着~~
这是侯老师的学生们送给侯老师的教师节问候,虽然这些孩子们的物质很贫乏,但我不得不说,他们的世界依旧非常精彩
支教的曾老师从地下拔了一把野花,送给四年级的张老师。张老师幸福的脸都红了!
我,景辉,和景辉送给我的花
目的地:烽火台
把我想尽办法弄到山上的四个小同学
景辉同学非常认真地给我找路,我艰难地、手脚并用地爬上山。
烽火台上的大合影,差一个人
第一批支教的五个人(祁瀛涛,曾鸿平,赵静,候海军,施丽霞)
家访的学生家,虽然已经放晴了两天了,但墙上的雨渍还清晰可见。
一年级合影
二年级合影
三年级合影
四年级合影
五年级合影
六年级合影